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
1月30日,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文物局长会议以及省委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度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会议通报表扬了2023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突出单位、获奖项目,青岛、淄博、威海、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青岛尚美酒店集团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
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成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2023推动文旅提质赋能
着力推动思想大提升,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围绕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22次,“第一议题”学习17次。
主动融入大发展格局,文旅贡献出彩添彩
●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带动强、影响大,提振文旅消费“双十条”措施成色足、效果好。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起势,聚力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新品牌。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连续四年纳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北京推介会展现“好客”风情与“好品”形象。
●山东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持续稳居全国前列。
●服务全省对外和对港澳台工作大局,30余场综合性文旅推介活动影响广泛。
顺势抓复苏大机遇,提质赋能见行见效
●文旅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全省新增五星级饭店3家、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名单2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实施“百企领航”“景区焕新”工程和 “百亿惠千企”行动,构建起主客共享、分层多样的产品体系。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在全国首创设置2600个文物保护公益性岗位。“海岱考古”品牌不断擦亮,全省博物馆达到796家,六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成为全国亮点。山东5个社区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一。
●艺术创作展演活力充沛
全年新创30余部大戏、80余部小戏,一批优秀剧目立上舞台。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济南国际双年展”等精彩呈现,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经验在全国推广。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城乡书房达到810家,国家一级图书馆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博物馆、美术馆观展人数再创新高,群众文化活动点亮生活,送戏下乡、冬春文化惠民季、“村晚”等活动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持续强化治理大提效,管理保障扎实务实
文旅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文旅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全面展开,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建强。
深入开展党性大锤炼,管党治党有力有为
“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党建品牌不断擦亮。坚持以党建带全局,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
深刻把握当前文化和旅游工作面临的形势
新思想引领新航向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大的科学真理性。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的实践指导性。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文化主体性。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动态的开放发展性。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
要用好文旅资源富集的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积极开展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实践,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胜势”“文旅强势”“文旅声势”。
新阶段面临新机遇
当前,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占据“天时”,坐拥“地利”,顺应“人和”。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扬斗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志气勇气,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争做先锋者,勇当排头兵。
2024大力实施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
总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牵引,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大力创新创意创优,着力提效提速提质,推动山东文旅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文旅新贡献。
三个强化
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着力满足群众需求
●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大力汇聚群众智慧
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牵引
●坚持扩增量与提质量协同发力
●坚持优供给与扩需求协同发力
●坚持微改造与新塑造协同发力
●坚持重保护与促利用协同发力
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
●主动融入大局,展现担当
●深化文旅融合,激发潜能
●拓展跨界融合,开辟赛道
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
全面深化理论武装,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上创优提质
抓实学习教育
抓实研究阐释
抓实宣传普及
全面繁荣艺术创作,在塑造新时代齐鲁文艺高峰上创优提质
以精品奉献人民、讴歌时代
●加强已有剧目的打磨提升。
●组织三年创作选题规划论证会。
●推出一批精品项目,加强新创作重点剧目扶持。
●实施黄河、大运河、齐长城美术创作工程,继续开展“齐鲁画风”走全国活动。
以展演展示提升效益、扩大影响
●加强与剧场院线合作,推介更多优秀作品走出山东。
●创新举办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
●办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
●进一步提升舞台艺术领域科技应用水平。
以人才支撑事业、激发活力
●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加强关键领域领军人才培养,改进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工作。
●组织开展青年戏曲名家培育工程、舞台艺术表演人才青苗计划。
●开展全省民营剧团和庄户剧团建设提升专项行动。
全面保护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水平上创优提质
深化文明探源、考古研究
●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重点实施一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办好《海岱考古》期刊。
●推进大汶口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做好山东文物标识设计和宣传推广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
●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筹备召开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
●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
●加强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策划“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山东文物主题游径建设。
●举办中日甲午战争130周年主题展。
●高水平推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
●实施“全省中小博物馆三年提升行动”。
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高标准筹办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编印《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汇编》。
●持续办好“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展演展示活动。
●积极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
●建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清单。
全面提振文旅消费,在推动供需实现最高水平动态平衡上创优提质
抓客流带动消费
●大力实施“引客入鲁”计划。
●开展“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系列活动,推进“山东人游山东”。
●突出加强中西部省份客源开拓,开展东西协作(援建)游客互访交流,构建常态化客源互送机制。
抓产品引导消费
●实施“景区焕新”工程。
●实施“乐宿山东”行动。
●召开智慧酒店建设现场推进会。
●策划推出“春秋战国游”产品,打造“聊斋文化”大IP。
●出台关于促进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打造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
●积极发展海岛旅游,打造一批海岛游精品,推出一批跳岛游产品。
●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完善冬季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冰雪旅游。
抓活动刺激消费
●全力办好2024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
●推动市场化方式举办乡村好时节、好客山东贺年会等活动。
●创新推出“跟着演出(音乐、电影、动漫)去旅行”山东文旅特色活动。
全面培强文旅产业,在增塑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上创优提质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开展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第三次现场观摩。
●举办2024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
●持续开展“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活动。
完善市场主体培育体系
●实施“百企领航”计划。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山东优质文旅企业上市融资的实施方案。
●落实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
●深化“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
厚植文旅产业创新动能
●优化“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进“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试点工作。
●召开全省文旅数字化现场会。
●实施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
●建好用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全面塑优管理服务,在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满意度上创优提质
实施“公共文化润心工程”
●年内新增200个以上文博艺术空间、城乡书房等。
●启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建设年。
●举办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好冬春文化惠民季等活动,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达到2万场以上。
●培植1000个群众文艺团队,在全省开展优秀团队“百团汇演”。
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打造“好客山东 好客服务”品牌。
●打造“好客山东 文旅卫士”执法品牌。
●制定文旅新业态管理细则并落实监管举措。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文旅行业行政权力下放事项顺利实施。
●高质量完成文化和旅游部电子证照应用山东试点并开展总结评估工作。
●深化“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改革,出台《山东省工程建设考古工作管理办法》。
●完善游戏游艺设备审批管理及“一机一码”创新试点工作。
全面拓展传播交流,在讲好山东文旅故事、传播好文旅声音上创优提质
实施品牌资源大推介
●深化“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
●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
●强化“好戏山东”品牌宣传推介。
●实施山东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
●开展“二十四节气打开山东”文旅推广。
拓展对外交流大格局
●举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年会。
●举办中国山东·德国文化和旅游年。
●持续建好用好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
开创入境旅游新局面
●出台关于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若干措施。
●公布一批入境旅游目的地,面向主要客源市场开展系列营销推广活动。
●举办2024“好客山东”国际旅行商大会,实施“好客山东”全球入境游旅行商伙伴计划。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在抓党建、强保障、守底线上创优提质
纵深推进党的建设
强化优化发展保障
守住守牢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