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黄岛区江山南路436号科研综合楼1305室
联系电话:0532-86766695
邮箱:2021755586@qq.com

委内瑞拉大选后马杜罗所临挑战与选举结果对拉美一体化的影响

【编者按】2024年超级选举年,又一个国家大选落下帷幕,马杜罗再次赢得委内瑞拉总统选举。其两任执政历经内外危机仍“屹立不倒”,一是其执政经验丰富且政治手腕过硬;二是美政府多重考虑之下对破坏委政局有心无力。对马杜罗政府而言,第三任期的挑战仍十分严峻,推动国家经济转型是重中之重,但主要面临应对外部制裁施压和提振经济民生两方面挑战,其内部政治分化料影响政局稳定,源自周边的外交压力亦或进一步上升。

2024年7月29日,委内瑞拉国家选举委员会(CNE)宣布,执政的大爱国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马杜罗,以  51.2%的得票率战胜极右翼领导人、得票率居二的反对派联盟“民主团结联盟”总统候选人冈萨雷斯(Edmundo Gonzalez),成功再度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新任期从2025年至2031年。
作为已故委内瑞拉传奇左翼领袖查韦斯的“接班人”,马杜罗赢得了其执政以来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大选。但作为著名左翼反美“斗士”、世界石油大国的掌舵者,马杜罗的第三任期,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一、总统大选马杜罗所赢不易





2013年,倡导“玻利瓦尔革命”、以“反美斗士”著称的委内瑞拉领袖查韦斯因癌逝世。随后,马杜罗作为其“政治遗产”继承者当选总统,从此开启执掌委内瑞拉的新阶段。

马杜罗政府在上一次选举中虽然成功连任,但过程却伴随着激烈的暴力冲突和反对派的强烈质疑。后续,为打压马杜罗政府,美国对委施加严厉的石油禁运、金融制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直接导致委价值近2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冻结,石油产量从最高峰时每天300万桶一度暴跌到每天不足40万桶,国民经济几乎到崩溃边缘。与此同时,马杜罗本人也不断遭遇反对派的弹劾、示威,甚至无人机暗杀,很多西方媒体都在盘算左翼政权还能坚持多久。但在如此“绝境”下,马杜罗带领委内瑞拉硬挺过来,并最终连任。

本次马杜罗再度胜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马杜罗执政经验丰富,政治手腕过硬。

对内,马杜罗贯彻“查韦斯主义”,关注中下层民众利益,延续社会福利政策,多措并举稳定改善委国内经济,每年将政府财政的 70%以上用于保障民生。面对美高压制裁及国际石油市场波动下的国家发展困局,马杜罗于第二任期时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扶持工业发展,提升农业自主,放宽金融环境,推动石油产业振兴,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力度,尽最大努力稳定了国内形势,促进了疫情后经济复苏,团结了中下层支持力量。

对外,马杜罗积极争取友好国家对委支持,打开外交局面,并以务实灵活手腕处理与美西方关系。任期内,他大力强化委与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友好国家在经济、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务实合作,着力改善委与周边拉美国家多双边关系。同时,面对美长年压力不减的经济制裁和手段多样的颠覆活动,马杜罗既有加强军队控制,铁腕打击美扶植的反对派势力,维护政权稳定的“硬的一手”;也有巧用美西方阵营内部分歧,抓准美在能源、移民问题上顾虑,不放弃对美及其西方盟友做通工作的“软的一手”。

因此,在国际形势变化及马杜罗对外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22年以来,美国拜登政府对委石油行业制裁出现缓和迹象,法、意等欧盟主要国家对改善与委关系亦做出正面举动,为马杜罗政府恢复发展经济,争取民众支持提供难得机遇。

此外,马杜罗政府应对反对派挑战经验丰富,先于2019年成功挫败反对派发动的“未遂政变”,后又于2023年与反对派达成“巴巴多斯协议”,确保了2024年大选的顺利开展,在与反对派对立斡旋中展现出灵活的手段与政治技巧。

其二,美方多重考虑,对委大选有心破坏但无力干预。

美国政府长期视左翼执政的委内瑞拉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其是美推行“新门罗主义”,重新控制拉美、恢复地区主导权的最大障碍。加之委石油储量雄厚,在俄乌冲突跌宕、全球能源危机持续的背景下,美更迫切希望推动委政权更迭,夺回拉美“后院”的能源“蛋糕”。

之所以美国暂时未能遂愿,一方面,美作为对委持续制裁、造就委发展困局的“罪魁祸首”,自身亦面临2024大选年国内政治的复杂局面,在此情况下,拜登任期仅剩半年并在此前突然退出大选,难以出手对委大选大举干涉。另一方面,美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对干预委大选“投鼠忌器”。从美政府角度看,若委局势突然失控,将引发一系列对美不利影响。一是或导致委石油出口停滞,引发全球及美原油市场供给收紧,油价震荡加剧不可避免影响民主党政府选情;二是或激化美边境移民问题,美若挑动反对派与委当局之间冲突对峙升级,会加剧委社会动荡,产生大量对美移民。因此,拜登政府对本次委大选结果仅在表态对结果准确性“严重担忧”的同时,呼吁委政府发布“全面、详细、透明”的选举结果。美方还表示,如委方不重新统计选票,将考虑对委施加新制裁。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未必能成功颠覆现有政权。马杜罗能否稳固其地位,关键在于他是否能有效控制军队,这是维持政权稳定的关键因素。当下,美国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政治施压和口头声明来影响局势,而非直接介入。这种间接方式是否能有效影响选举结果,仍是未知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我中资企业时刻保持警觉,并继续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三任期将面临哪些挑战





马杜罗前两任政府历经内部政治危机、民生困局,外部经贸封锁、军事威胁、外交围堵仍“屹立不倒”,其政权仍具惊人韧性。未来,若马杜罗本届顺利就任,其任期将持续至2031年,有望超越查韦斯成为委当代任期最长总统。对马杜罗政府而言,第三任期的挑战仍十分严峻。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委内瑞拉总统选举正值美国持续干涉委内政、不断加大对委经济制裁之际,预计马杜罗胜选后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制裁施压,但委经济发展仍呈现“危中有机”局面。

委内瑞拉2019年1月起中断与美国外交关系,美国则不断扩大对委经济制裁,包括禁止进口委内瑞拉原油、冻结委石油公司在美境内资产等。去年10月,美国放松对委内瑞拉油气制裁6个月,但于今年4月又恢复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鹏指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将会延续,但预计不会达到此前“极限施压”状态,因为美国需要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来稳定当前国际油价。他还表示,尽管马杜罗7月初宣布将重启与美国政府的直接对话,但对话能否顺利进行尚存疑。他还认为,马杜罗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恢复石油生产和出口,以此达到提振经济、改善民众生活的目的。

受美国制裁和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委内瑞拉自2017年底起经历恶性通胀,2018年全年通胀率达130060%,货币急剧贬值。恶性通胀直到2022年1月才得以摆脱。目前,委内瑞拉民间普遍使用美元交易以稳定物价。今年以来,委经济形势相对稳定。2024年1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SA)报告中的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委内瑞拉经济增速为 2.7%,高于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智利、哥伦比亚和巴西的平均水平。6月7日,委内瑞拉政府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该国累计通胀率为 7.8%,为近12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但整体经济还远未达到2013年制裁开始前的水平。7月7日,委内瑞拉总统事务部负责反封锁政策的副部长威廉·卡斯蒂略·博莱(William Castillo Bollé)在社交平台宣称,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预测,2024年委内瑞拉经济增长率将达 4.2%,且“通胀已显著放缓。”

石油出口是委主要外汇来源,石油输出国组织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委6月的原油日产量为92.2万桶,达今年最高水平。在石油产能复苏背景下,马杜罗曾表示,2024年委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8%。但是,委政府也在采取措施降低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努力实现“两条腿走路”。马杜罗今年1月表示,政府将致力于推动经济多样化,克服单一石油经济,为实现这个目标将出口更多化工产品、食品、烟草和金属等。

2022年6月,委内瑞拉出台《经济特区组织法》,以推动经济特区的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2023年9月,马杜罗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首站选择了深圳。其访深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委内瑞拉的拉瓜伊拉面向加勒比海,已成为委政府摆脱对石油出口依赖、发展地区经济其他部门(尤其是旅游业、农业和技术产业)的战略要地。在拉瓜伊拉建立沿海经济特区的灵感来自中国深圳。受中国将公共和私人投资引向某些地区的模式启发,委政府打算利用这一工具推动各地区吸引投资者,特别是促使其收入来源多样化。马杜罗表示,其目的是在该国创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将不同地区的生产和技术潜力与国家、国际、公共和私人投资结合起来。”

另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汪子涵还指出,整体来看,面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如何稳定国内局势,稳固左翼政权,改善经济民生,拓展对外空间,在反美霸权斗争的重压下实现国家发展,依旧是马杜罗政府未来执政的核心议题。首先,经济转型仍是重中之重,委国民经济长期低迷,尽管马杜罗任期内对改善经济形势作出了积极政策调整,制约委经济长足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及体制机制弊病仍长期存在,亟待解决。其次,政治分化或将影响政局稳定,本届大选中反对派候选人、74岁的前外交官冈萨雷斯及其背后的亲美政客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获美西方及拉美右翼国家声援,后续可能对当局形成强大挑战。最后,马杜罗政府外交压力或进一步上升。一方面,当前美大选选情扑朔迷离,为未来委美关系发展增添极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委地区外交压力亦将上升。大选结果发布当日,拉美九国发布联合公报,呼吁允许所有候选人代表复核计票。但是,如特朗普再次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不排除他未来会加大对委制裁力度。另外,除外部因素影响,委内瑞拉对美政策的未来也将取决于马杜罗能否在新任期内巩固委内瑞拉政局。

三、选举结果对拉美有何影响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委内瑞拉外长希尔在社交媒体上说,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委已决定同秘鲁断交。希尔说,秘方“无视委内瑞拉人民意志和宪法”并发表不恰当言论,委方不得不作出这一决定。对委方断交的决定,秘鲁外交部在回应时表示遗憾,同时要求委方驻秘鲁外交人员在72小时内离境。据新华社等媒体消息,本次委秘断交,与委总统大选结果密切相关。当地时间29日凌晨,委国家选举委员会宣布,现任总统马杜罗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对马杜罗的胜选,秘鲁不仅拒绝承认,而且还公开宣布承认委反对派候选人冈萨雷斯当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严谨分析认为,委秘两国断交看似突然,实则是近期两国政治和外交关系持续下行,以至于坠入冰点的必然结果。这次委内瑞拉大选结果出炉后,秘鲁秉持了坚定反对马杜罗政府的立场。秘鲁总统甚至派遣外长访美,寻求美洲国家组织介入。在委政府看来,这是公然站在委对立面、介入委内政、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委秘断交明显是委方的外交反制,传递出其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清晰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委内瑞拉与秘鲁断交之际,还同时与阿根廷、智利等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委大选结果公布后,阿根廷总统米莱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不承认委总统马杜罗赢得2024年总统选举。此外,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巴拿马、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等9国外长还联合声明,拒绝承认委方公布的大选结果,要求委内瑞拉“在独立选举观察员在场情况下对投票结果进行全面审查”。
对此,严谨指出,事实上在大选前国际社会就高度关注委国本届大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委是拉美重要产油国,美国长期觊觎委丰富的能矿资源,想扶持一个对美言听计从的政府,便利于美国企业攫取委资源。以美国为代表的外部干涉势力试图通过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的方式来打压马杜罗政府,其目的是要削弱马杜罗执政的民众基础。
委内瑞拉的选举结果,无疑对拉美地区的双边关系和区域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委内瑞拉政府在拉美大部分地区所受孤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孤立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可能影响到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交流。其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的未来也可能会受冲击。这个旨在促进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和合作的组织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挑战,而如果地区外交关系因委内瑞拉选举结果而全面破裂,则CELAC在推动地区合作和议程上的努力都将遭受严重阻碍。最后,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委秘断交风波,是拉美地区地缘政治变化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厄瓜多尔安全部队强行进入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逮捕了受墨西哥政治庇护的一名前政要。这次闯馆事件后,墨西哥政府宣布与厄瓜多尔断交。随后,尼加拉瓜也宣布与厄瓜多尔断交。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等众多拉美国家也一同表态,纷纷谴责厄瓜多尔政府。近年来,以阿根廷、厄瓜多尔为代表的拉美国家,接连出现右翼政党上台执政的情况,其与委内瑞拉等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在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拉美国家间频频发生外交风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之下,拉美左右政治力量间的政治冲突增多、对抗加剧的大趋势。左右翼在治国理政上观念不同、政策迥异,势必导致冲突和争端增多。对这种冲突和争端,如不加以理性控制,就会发生“闯馆”、“断交”等负面事件,不仅有损地区团结,更影响地区国家间的务实合作,特别是一体化进程推进。
从拉美地区的政治传统和氛围来看,长期以来都是相对理性温和的。只要外部势力不去蓄意“拱火浇油”,秘鲁、阿根廷等相关国家与委内瑞拉政府的外交风波还是很有可能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的,避免争端向类似断交这样的极端的方向去发展升级。
因此,拉美各国需更冷静和理性地面对彼此之间的分歧和挑战,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指责和孤立来加剧彼此的矛盾。只有这样,拉美地区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和繁荣的未来。否则,拉美地区国家间的裂痕和分歧只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动荡和不安。
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原文作者授权不可转载。授权转载时请备注来源:走出去服务港(id:SH_GO_Global)。文中涉及的观点不代表编者及发布者的立场。


【原文出处综合《瞭望周刊》、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大众日报《环球论坛》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