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探索与可视化案例分享
一、旅游景区数字化的含义
旅游景区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景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记录景区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在不同地理空间上对旅游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处理,还能在利用数字化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利用并开发其中蕴含的资源,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奠定基础。

图 1 红色旅游景区
二、优化旅游信息资源的路径
第一,便于用户查询的信息描述框架建构。
建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描述框架:淤旅游景区节点组成整个框架结构;于旅游资源及旅游景点知识的内容、特征描述;信息具有开放调用和相互操作的描述规范。
实现功能强大、响应快速、维护简单、扩展性强、满足个性化定制的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APP的云平台。
第二,健全个性化的信息组织与发布功能。
构建数字化的旅游景区信息资源平台,需要具备与之对应的旅游景区节点专业化内容介绍和游客服务需求满足能力,再通过后组式的信息发布来呈现资源流动轨迹及旅游现场的物流、人流动态,能够支持基于语义网络的可视化信息发布与浏览,支持动态性、局部性的现场查看,实现基于“旅游知识地图”的信息导航功能。
第三,建立信息集成机制。
旅游资源的采集、组织、加工、整合和传递应在机制建设的信息采集源头就构建“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识流”的业务流程。通过模拟用户旅游路线,对住宿、停车、购票、人流量等用户关心的和不可控的资源进行整合,方便用户通过手机APP快速查询其所需的资源。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整合转化成有序的数字化资源。消除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异构、孤立,提供一站式旅游地服务。
三、红色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策略
1.搭建数字化平台
搭建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桥梁,让游客通过数字化平台浏览到景区的基础信息,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知名度,为景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景区管理人员还能利用强大的数字化平台,建立跨时间、跨地域、跨语言的虚拟空间,实现对景区旅游信息的传播,最大限度地宣传旅游产品,通过这一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使景区可持续发展。
例如,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通过“科技+文化”的方式呈现,为敦煌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赋予更多的可能。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云游敦煌”,“手机游客”足不出户,在线上感受到了敦煌的千年智慧和敦煌文化的慈悲与善念。
图 1 云游敦煌
图 2「有声版」的「云游敦煌」小程序
2.加强游客管理
游客的问题需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考虑,分别是游客流量的问题以及游客安全问题。游客流量一方面需要考虑旅游景区整体游客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各个景点中游客分布的数量。对旅游景区中游客整体数量的控制可结合对景区当天电子门票的发放数量的统计,监测景区当天游客数量,一旦景区游客数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能力,工作人员就能通过暂时关闭售票窗口等方式缓解景区压力。
对于景点内游客的数量,工作人员能根据景区的景点分布情况设置多个服务点以及感应设备,当游客通过相应的区域时,就能被感应到,景区工作人员能通过感应设备的反馈了解到游客的游览偏好,并对景点的后续改造建设、旅游线路设计提供依据。
3.培养专业团队
在进行数字化景区建设的过程中,旅游管理人员应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景区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与管理,调动景区内的各种车辆与设备,更加有效地对景区内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减少管理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消耗。因此,在进行红色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队伍,走技术型人才之路。
4.完善预警、报警系统
在景区游览的过程中,受到恶劣天气或者游客不当行为的影响,游客会遇到紧急事件,需要景区完善预警、警报系统,在第一时间解决突发事件,减少景区突发事件对景区产生的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景区需要将数字化技术与景区安全管理技术相融合,当景区内有游客遇到人身安全问题时,景区人员能够根据游客携带的电子门票快速对游客进行定位,并迅速地找到游客所在的位置,及时提供救助服务,或者当游客越过景区的安全范围后,提供预警服务,采取语音劝退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的安全。
四、红色景区可视化图表案例分享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包含全国 300 多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些经典景区构建出了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的壮阔图景,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北京的红色旅游景区
资料参考:《红色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探究》
王乐 王希云
公众号:可视分析 —— 暑期学校课程设计作品 –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