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中国非物质遗产数字化设计—非遗古琴

悠扬的古琴声中,
品味着岁月的静好和
文人雅士的情愫
古琴
part 1
基本概述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非遗-古琴

part 2
基本信息和现阶段问题
01 古琴历史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02 古琴外貌特质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03 现阶段问题
1、由于古琴的演奏技巧相对复杂,所以古琴学习者的数量相对较少。与此同时,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音乐市场的多样化,使得年轻一代对古琴的兴趣不够浓厚,导致古琴发展面临着观众和演奏者的缺失问题。

2、古琴的制作和修复技艺也面临一些困境。传统的古琴制作技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傅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工艺师傅的数量已经逐渐减少,制作古琴的难度增加。另外,对于古琴的修复和保养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缺乏修复专家也成为制约古琴发展的一个问题。

3、古琴的演奏传承也面临一些困难。传统古琴曲目的学习和传承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了解,然而这些条件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并不容易达到。
中国非遗-古琴

part 3
现代化宣传
01 非遗古琴科普APP
2003年,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方才堪堪止住了崩殂之路。“幽篁”希望通过科普,令古琴不再“曲高和寡”,而是从高阁之上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于“幽篁”: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乃幽深:,乃竹林。取自王维《竹里馆》,琴声何来,寻韵幽篁。







02 互动装置——数字古琴
数字模拟古琴
以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展现古琴艺术,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彰显优秀文化底蕴。

数字古琴通过模拟古琴的物理声学和力学特性来构建数字模型实现古琴音色合成。

使中国古老的高雅乐器真正能够走进民众生活,可以静心启智,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气质。
光感古琴
在拨动光束的同时,触动相应的音符演奏优美旋律,通过对光不停的控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乐曲。

03 动漫

《神秘琴师》古琴动漫IP项目是由扬州神秘琴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首个古琴IP“神秘琴师”动漫。剧本是在“文化自信”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作者对古琴文化未来的发展,呼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神秘琴师”动漫,主要是通过线上平台的宣传、普及吸引儿童和青少年的群体对古琴文化的认识和培养兴趣,做大古琴行业的基数,破解行业的现状问题。

04 《古琴新生》IP大赛
承袭古韵经典,焕新古琴新声。以唐代“襄”琴、北宋“凤鸣”琴、北宋“松石间意”琴以及明代潞王“中和”琴为代表的古琴IP形象。汇聚国内设计师及大众群体,共同发挥智慧创作古琴IP形象,让古琴成为更有趣、更有料、更有亲切感的文物

知音四友
以四床名琴各自气质特点为原点,打造出四个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既满足顾客的各种偏好,又是风格统一的系列形象。



四琴仙
作品以动漫形象表现古琴特色,分别以唐代“襄”琴、北宋“凤鸣”琴、北宋“松石间意”琴以及明代潞王“中和”琴为设计对象,凸显各床古琴所处时代的形象和服饰特色





05 信息可视化
古人称:“士无故不撤琴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标准配备。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远,符合中国文化中庸的精神,也符合文人淡远清幽的审美。


经过历代“圣人、名人“们的推索,古琴从一种乐器抽离出来,推崇到道“的层面,作为王道教化和修身养性之用。

中国非遗-古琴

part 4
结语

古琴艺术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乐器之一,它的精神内涵深不可测;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灵魂。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责无旁贷地去传承、传播古琴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让它在泰州大地兴起,发扬光大,让祖国的古琴艺术瑰宝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非遗-古琴

参考资料:
《浅析古琴传统传承方式在当代古琴教学中的应用》——马雯
《古琴新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信息可视化——梧桐树上一只喵(小红书:429755074)
《幽篁 非遗古琴科普APP》——站酷:潮生白
案例仅供学习分享,请勿商用,侵权删除。
请联系我们

感谢观看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