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遗址“良渚文化”介绍及相关数字化案例分享
一、良渚器物纹饰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历史文化的活化和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良渚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点: (1)良渚文化数字化传播途径单一,受众人群范围小。 目前良渚博物院作为重要的传播窗口,已形成基础的文物数字资源,但是这些数字资源多为实物或实景拍摄展示,无法将其提炼为文化元素,更无法运用在数字化传播中,导致良渚文化传播发展空间受限,且数字资源仅针对游客展示,宣传力度不够。 (2)良渚文化符号在数字化传播中不够鲜明。 在良渚博物院官网、良渚文创电商销售网站等数字化传播平台的界面设计中,只是浅层地直接将“神人兽面纹”“玉琮”等良渚文化元素生硬套用在界面设计上,导致表达牵强混乱,无法打动受众。
二、良渚器物纹饰文化符号的提取与数字还原 1.良渚器物纹饰的表现形式 良渚文化的器物纹饰题材丰富、数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情感和独特的创新精神。现有出土文物显示,良渚文化器物的主要纹饰集中在玉器和陶器上,分为动物和抽象两种纹饰,由鸟纹、龙首纹、兽面纹、神人兽面纹、人面纹等组成。笔者通过对良渚文化器物纹饰进行搜集整理,从纹饰类别、器物和纹饰分析3个方面提炼和总结了纹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 表 1 良渚器物纹饰分析 2.良渚器物纹饰的数字还原 借助计算机设计软件对良渚文化器物纹饰进行数字还原,可以保存纹饰的精度,亦可随着使用范围随意放大缩小纹饰,做到不失真,既有利于对良渚器物纹饰进行有效梳理与整理,也利于良渚文化的创新应用和传播推广。首先,对纹饰线条、元素、色彩等进行整理归纳,保留基本的造型形态,使其具有现代视觉艺术美感。进而,通过运用矢量软件AdobeIllustrator对良渚器物纹饰进行提取和数字还原,建立良渚器物纹饰数字资源库,为良渚器物纹饰的数字化传播提供基础,如图1所示。 图 1 鸟纹尧人面纹数字还原图
三、良渚器物纹饰文化符号解构重组 1.良渚器物纹饰解构简化 器物纹饰是负载和传递良渚文化的中介,因此需要在保留良渚纹饰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解构简化器物纹饰。良渚文化器物纹饰解构简化设计因子可分为3个不同的层级空间: (1)外形层次,关于纹饰的表现形式; (2)行为层次,关于纹饰承载的社会习俗; (3)心理层次,关于纹饰体现的文化内涵; 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简化法设计原则对良渚文化器物纹饰进行解构提取,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力求达到图案造型上的简洁单纯。 其提取的基本过程为: 首先,在原有纹饰基础上简化图案结构; 其次,提取简化的图案骨架; 然后,对单个元素进行单位剖离; 最后,替换转化,净化提纯,生成单个图形。 对良渚文化器物纹饰结构简化设计的整个过程,旨在保留纹饰的文化内涵,使提取的图形能够应用在后续的数字活化设计中,且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和审美感。 2.良渚器物纹饰重组设计 在数字活化设计过程中对良渚器物纹饰进行适配转化,需要进行符合数字化应用的再设计。在设计方法中,运用视觉心理学将解构简化后的纹饰图形进行重组设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运用格式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点、线、面、色彩、构图等方面切入实施良渚器物纹饰图形的重组设计,在保留良渚文化器物纹样特色的前提下,形成设计转换范式。 (2)融入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进行图案延伸,取其良渚文化器物纹饰原色为基本色相,加入现代色彩,让整个组合图案色彩明亮活泼。同时,融入波普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超现实主义风格等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进行呈现。
四、良渚器物纹饰文化符号的数字化传播 通过建立数字媒体共性元素应用框架,形成良渚器物纹饰数字活化设计匹配资源库,满足数字媒体作品的功能和商业需求,从而构建起一套数字活化设计的系统方法,为良渚器物纹饰文化符号提供数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 1.利用动态图形进行数字活化运用 “动态图形”即Motion Graphics,是当今新媒体平台最富艺术感染力和较强传播能力的信息可视化动画种类。在数字活化运用上,首先创作一部以“动态图形”为艺术表达手段的动画短片《良遇良渚》,如图2所示。 图 2 动画短片叶《良遇良渚》 将良渚器物纹饰数字活化设计匹配资源库运用于动态图形设计中,通过有限动态的文字、图形、音效解说就可以直观和准确地反映良渚文化的叙事内容,并传播良渚文化,抛弃繁冗的教条式展示和认知。在动画短片中所出现的蕴含良渚器物纹饰的图形语义和寓意,其重要性显然要高于连篇累牍的文字解说,用户的注意力也会集中于这些图形的表达上。 (1)扁平化图形的构建 《良遇良渚》全片以扁平化图形风格进行设计,将良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风貌、文化特征和出土文物等特点展现在了动画短片里。如开篇的介绍中,以良渚文化时期的建筑为背景,结合当时的人物特征和风俗习惯,将良渚文化时期的历史特点灵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将良渚器物纹饰通过解构重组融入短片标题文字、背景元素、装饰图形中。如器物介绍中,通过水滴的运镜表现泥土的层级并逐级展示文物及其介绍,在泥土层级背景中将纹饰解构重组为装饰图形丰富画面,烘托文物的历史文化氛围。 (2) 色彩情感的运用 色彩对于注意力的引导作用是首位的,视觉记忆可以通过色彩气氛的营造来达到目的,引起用户持续的关注,并构建用户对作品认知的记忆。《良遇良渚》作品在色调上主要以暖色系为主调,提取良渚器物纹饰中的颜色运用于装饰图形上,使动画短片具有良渚色彩元素的典型特征,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 2.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来重新演绎、传播良渚文化,以动画短片作品的传播为宣传引导,围绕短片主题设计同类艺术风格的科普类APP一良遇APP,如图3所示。从而带动相应的商业运作,得到各方对良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促进良渚文化在社会主流群体中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创新传播方式。 图 3 良遇 APP 界面设计 (1)APP图标组件的创新运用 经过对良渚器物纹饰解构简化,对其语义进行创新重组,将纹饰转化为APP图标组件在界面中进行数字活化视觉呈现。 以“接玉器”游戏界面为例,将良渚玉器融入互动游戏中,并运用“神人兽面纹”设计图标和界面组件。以“出土文物”界面为例,将“龙首纹”进行简化重组,并与界面的卡片化组件进行设计融合。同时,在APP图标组件色彩应用中,仍然提取良渚器物纹饰中的颜色为主色,使其具有良渚文化的色彩特征。通过对良渚器物纹饰的提炼和变式,最终创作出界面的图标组件,以满足新媒体平台的易读性需求,同时也符合互联网时代年轻群体的审美需要。 (2)交互设计的创新运用 良渚器物纹饰想要让大众理解接受,不仅要在审美性上进行创新设计,还需要让大众深刻体验,这就需要确定用户需求,对作品的交互功能量身设计。在“拼图游戏”交互界面中,首先对良渚器物纹饰进行科普,并通过拼图游戏引导用户对纹饰进行复习巩固,此外用户还可以进行着色、拼贴设计,获得用户专属的良渚器物纹饰设计证书,使用户沉浸在交互过程中。通过有趣的交互体验,使良渚器物纹饰更加容易普及推广,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五、良渚古城遗址LOGO视觉
六、良渚时间文创日历 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举世目光汇于一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是杭州的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2020年,历史的前轮又往前轧了一圈。向前越走越远时,我们反而对古良渚有了更多的好奇,想知道我们如何从良渚出发,创造着中华文明的历史。 因此,《贰零贰零良渚时间》周历应运而生,从古良渚的历史中撷取碎片,五千年良渚的风起潮涌、稀疏日常跃然纸上,带你站在2020的时间山脚,回看中华文明的源头与溯起。
七、良渚古遗址信息可视化设计 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遗址为主题,围绕古城、玉器、水利、发展四个方面,通过色彩与图形巧妙结合的表现手法,诠释良渚文明的辉煌与变迁。用信息可视化独特的设计方法讲好中国故事,让历史更直观,让文化更生动,让观者深入了解并感受良渚时期文明的智慧与魅力。延续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血脉,传播良渚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八、良渚IP形象设计
九、良渚AR游戏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带你穿越时空-重回良渚古国,体验沉浸式AR良渚游。
参考资料:《良渚器物纹饰文化符号的转化与数字化传播研究》金晶 哔哩哔哩:“川核灵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带你穿越时空-重回良渚古国,体验沉浸式AR良渚游” 作者:川核灵境 站酷:“源流良渚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LOGO视觉” 作者:三土santu “万科《贰零贰零良渚时间》周历视觉项目” 作者:祛魅研究所 “遇鉴良渚—良渚古遗址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东厂四姨 “【ARTLAN】良渚IP形象设计” 作者:LAN岚文化 交流分享学习使用 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