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黄岛区江山南路436号科研综合楼1305室
联系电话:0532-86766695
邮箱:2021755586@qq.com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村落保护的措施以及要求。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不仅符合我国数字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也能向世界宣扬我国农耕文明,增添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一、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是集中展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是向世界宣传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利用数字博物馆的先进技术采集以及推广传统村落的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发展,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发展。

(一)助于传统村落永久保存

(二)助于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

(三)助力数字乡村战略发展


二、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信息与交互设计


(一)设计原则


1. 跨学科原则

2.艺术性原则

3.公众参与原则

4. 联动共享原则

表1 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馆工作团队组织和承担工作一览表


(二)信息设计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过程所采集的数据信息是海量的,需要对其重新建构,并探索如何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如何用视觉隐喻对现有信息进行再现,从而实现良好的文化共鸣和体验共鸣。


1. 设计理念

数字博物馆的信息设计核心要素是用户体验,需要界面层次简洁清晰,防止其他信息的干扰,以便在视觉有效区间,对核心内容尽快识别操作,提高用户的认同感。

图 1 贵州传统数字博物馆展示


2. 信息架构设计

数字博物馆的结构组成包括:第一部分是国家综合总馆、第二部分是地方村落单馆、第三部分是资讯、第四部分是互动社区等。馆内信息架构模块的组成明确,信息层次较强,用户可基于导航栏、搜索栏及时定位信息。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信息架构如图3所示。

图 2 国家综合总馆数字化平台展示

图 3 地方村落单馆数字化平台展示

图4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信息架构


(三)交互设计


数字博物馆的交互设计不仅包含声音视频、文字等一系列展陈元素,关键是为大量用户创造了能够进行互动参与、或是进行深度沉浸的各种交互场景。


1. 以用户为中心

技术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对人的行为模式、习惯性行为等各类交互信息进行准确识别,并维持人在交互设备面前保持自由化和自然化的行为特征,“以用户为中心”不只是表现在交互技术的采用或是设备的使用上面,其更加符合人类审美需求,或是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

图 5 红安村落设计展示


2. 交互式体验设计

(1)时空体验设计。展陈空间也分为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通过360°漫游、三维数据模型等方式建立传统村落虚拟仿真模型和多种数字化呈现,使观者可以更丰富、更多维地了解传统村落。

图 6 三团村数字博物馆展示


单馆展厅包括语音和地图交互展示,线上参观路径设计说明,自然真实的三维实景更能沉浸式体验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发现中途点击展馆地面上面直接标明了“向左”或“向右”,可直接对“到这里”页面进行点击,最先进入这一目标位置。其中,交互式路线设计融入了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确立了整体的交互式数字导航方法。

图 7 草苗鼓楼


(2)情感体验设计。情感体验可以促进数字博物馆与用户的良好交互。传统村落博物馆让用户通过情感的交流互动,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例如瞻淇村展馆通过录播的大量舞鱼灯节庆各种场景以及民间歌手声音等非遗的形式,展现出瞻淇村“以山为界,以树为德,以水为聚,以宅为存”的特点,激发观者的情感体验。

图 8 瞻淇村舞鱼灯节


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保证民生前提下有序渐进式的推动保护和建设,思考如何通过更为恰当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把中国传统村落引领到世界的舞台。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现已上线,被实际应用到全国范围,并有更多的传统村落参与到数字博物馆的建馆工作中。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在服务国家建设,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守护地方性遗产等方面意义深远。




来源:《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信息与交互设计

—以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为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曹仿桔 吴 琼